013年、2014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118.0厘米、亩有效穗17.9万、每穗总粒数187.8粒、结实率82.7%、千粒重24.8克。
稀播培壮育秧,亩播量12公斤左右,秧龄35-40天,两叶一心期亩施4-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,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-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。
一、两优1105水稻品种基本信息
1、审定编号:皖稻2016040。
2、作物名称:水稻。
3、品种名称:两优1105。
4、申请者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。
5、育种者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。
6、品种来源:皖2311S(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)×皖恢3405(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)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2013年、2014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118.0厘米、亩有效穗17.9万、每穗总粒数187.8粒、结实率82.7%、千粒重24.8克。
2、全生育期143天左右,比对照品种(Ⅱ优838)晚熟3天。
3、抗性表现: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,2013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5.00),抗稻曲病(病指2.0),感纹枯病(病指46),中抗白叶枯病(病指27)。
4、2014年中抗稻瘟病(综合抗指4.50),抗稻曲病(病指3.2),感纹枯病(病指49),中抗白叶枯病(病指30)。
5、品质表现: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,2013年米质达部标3级,2014年米质达部标4级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1、稀播培壮育秧。
2、亩播量12公斤左右,秧龄35-40天,两叶一心期亩施4-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,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-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。
3、合理密植。
4、大田栽插密度16.7×20或13.3×26.6厘米,每穴1-2粒种子苗。
5、科学管理水肥。
6、大田亩施纯氮12公斤,其中70%作基肥,返青时施15%作追肥,余下15%作穗肥,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。
7、浅水活棵、湿润促根促蘖,亩茎蘖苗数达17万时烤田,收割前7天左右再断水。
四、产量表现
1、在一般栽培条件下,2013年区域试验亩产611.3公斤,较对照品种增产6.38%(极显著)。
2、2014年区域试验亩产611.33公斤,较对照品种增产5.49%(不显著)。
3、2015年生产试验亩产609.18公斤,较对照品种增产3.53%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