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地区春种株高65cm,结荚高度8cm,主茎节数12节,主茎荚数22个,单株结荚数80-11个,分枝数4.5个,出苗至成熟110天。
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轮作或间作,云南四季种植,播前种子精选和药剂处理,坝区肥地适宜密度为每亩1.2-1.4万株。
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20-2044米地区种植。
一、滇大豆1号(试验名称:滇菽2号)大豆品种基本信息
1、审定编号:滇审大豆2017001号。
2、作物名称:大豆。
3、品种名称:滇大豆1号(试验名称:滇菽2号)。
4、申请者:云南农业大学。
5、育种者:云南农业大学。
6、品种来源:该品种由云南农业大学以云南地方品种“竹园黄”和巴西引进品种“BX2”作为亲本材料,经杂交选育而成。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云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20-2044米地区种植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昆明地区春种株高65 cm,结荚高度8 cm,主茎节数12节,主茎荚数22个,单株结荚数80-11个,分枝数4.5个,出苗至成熟110天。
2、叶形长椭圆形,株型杯形,有限结荚,灰毛,白花,黄色荚,粒色鲜亮。
3、种脐淡褐色,外观商品性较佳。
4、百粒重20克,单株生产力19-22克,一般亩产190千克。
5、株型收敛、矮健,根系发达,抗倒伏。
6、抗性鉴定: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病害鉴定结果为:大豆花叶病毒病为抗(R)。
7、品质分析: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昆明)检测结果为:籽粒含量:粗脂肪18.72%、蛋白质36.1%、水分10.8%。
8、折合籽粒(干基)含量:粗脂肪20.98%、蛋白质40.47%、水分10.8%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1、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轮作或间作,云南四季种植,播前种子精选和药剂处理,坝区肥地适宜密度为每亩1.2-1.4万株。
2、山区、半山区适宜密度为每亩1.4-1.6万株。
3、有机无机结合,配方施肥,注意防治白粉病。
四、产量表现
1、2013年平均亩产192.63kg,产量变幅为102.43-271.25kg,比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(190.27kg)增产1.24%。
2、2014年平均亩产202.22kg,产量变幅为118.58-312.42kg,比全部参试种平均产量(198.17kg)增产2.04%。
3、两年平均亩产197.43kg,比全部参试种(194.22kg)增产1.65%,较CK增产的点次有9个,增产点次率为60%。
© 农笔记 |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湘ICP备2021002603号-6